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2526-2016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通用规范.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发射平台基准信息的测量中使用的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

规则、交货准备要求以及主要性能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器发射平台基准信息的测量中使用的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设计、生产、试验和

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JB 150.3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3部分:高温试验

GJB150.4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4部分:低温试验

GJB 15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湿热试验

GJB150.16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6部分:振动试验

GJB 150.18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8部分:冲击试验

GJB 151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

GJB 368 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450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89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 900 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207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 2547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3493 军用物资运输环境条件

GJB 3872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GJB 4239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5733 军事装备运输性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失准角 misalignment angle

航天发射平台棱镜法平面相对于自准直测量光轴的方位夹角。

3.2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 the equipment of passing
azimuth angle vertically

实现失准角垂直向下传递功能和失准角跟踪测量功能的光电测量设备。

GB/T 32526—2016

3.3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 azimuth measur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实现失准角测量和垂直向下发送基准信息功能的光电测量设备。

3.4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 azimuth receiving and
transforming device

实现基准信息接收和跟踪功能的光电测量设备。

3.5

方位垂直传递距离 distance of passing azimuth
angle vertically

平台棱镜中心和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入光孔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直线距离。

3.6

跟踪时间 tracking time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对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进行基准跟踪所需的时间。

4 技术要求

4.1 主要性能

4.1.1 失准角测量范围

一般不少于±30'。

4.1.2 失准角测量误差

应不大于10"。

4.1.3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信号激光功率

一般在0.1 W~3W 之间。

4.1.4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序号

方位垂直传递状态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1

对中状态

应不大于20"

2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倾斜后的状态

应不大于25"

3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横向偏离对中位置后的状态

应不大于25"

4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旋转后的状态

应不大于25"

4.1.5 方位垂直传递距离

一般在1 m~50 m 之间。

4.1.6 跟踪时间

一般小于1 min。

GB/T 32526—2016

4.1.7 绝缘电阻

电源母线与机壳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 MQ。

4.2 接口

接口的要求应符合合同或任务书的规定。

注:包含电接口和机械接口。

4.3 一般检查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一般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光学件无明显的麻点、擦痕、气泡、霉斑和附着物;

b) 光学膜层牢固、均匀,无脱膜现象;

c) 机械表面无掉色、无明显划痕;

d) 标志准确、完整、清晰;

e) 连接件和紧固件连接可靠、紧固到位,无松动现象。

4.4 运输性

根据产品运输性要求制定运输性试验大纲对产品的运输性进行评价,运输性试验大纲应包括试验

件的数量及技术状态、试验项目、试验条件、检测项目、评价方法及判别准则。

4.5 可 靠 性

按 GJB450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参数及要求

4.6 维修性

按GJB368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维修性参数及要求。

4.7 保障性

按GJB 3872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保障性要求。

4.8 测试性

按GJB 2547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测试性要求。

4.9 安全性

按GJB 900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安全性要求。

4.10 环境适应性

按GJB 4239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11 电磁兼容性

按GJB151 的规定,确定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GB/T 32526—2016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条件

5.1.1 检验环境

若无特殊规定,检验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温度:10℃~35℃;

b) 相对湿度:20%~80%;

c) 气压:常压。

5.1.2 检验用的仪器及设备

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仪器、设备的误差应小于产品的误差,仪器、

设备的量程应大于产品的量程。

5.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要求和方法见表2。

2 出厂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1

主要性能

4.1

A.1~A.7

2

接口

4.2

5.4.2

3

一般检查

4.3

5.4.3

4

运输性

4.4

5.4.4

5

可靠性

4.5

5.4.5

6

维修性

4.6

5.4.6

7

保障性

4.7

5.4.7

8

测试性

4.8

5.4.8

9

安全性

4.9

5.4.9

10

环境适应性

4.10

5.4.10

11

电磁兼容性

4.11

5.4.11

5.3 判定规则

5.3.1 合格判定

出厂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表2的规定,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为该产品不合格。

5.3.2 重检

未通过出厂检验的产品,承制方应查明原因,排除问题进行修复,并提供修复情况报告后,再次进行

检验。

GB/T 32526—2016

5.4 检验方法

5.4.1 主要性能

主要性能检验方法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5.4.2 接口

按合同或任务书的规定对电接口和机械接口进行测试。

5.4.3 一般检查

按4.3a)~d)进行目视检查,按4.3e)进行操作检查。

5.4.4 运输性

按GJB 3493 和 GJB 5733
的规定选取试验方案、制定运输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运输性进行

验证。

5.4.5 可靠性

按GJB899
的规定选取试验方案、制定可靠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5.4.6 维修性

按GJB 2072
的规定选取验证方法、制定维修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维修性进行验证。

5.4.7 保障性

按GJB 3872 的规定制定保障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保障性进行验证。

5.4.8 测试性

按GJB 2547 的规定制定测试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测试性进行验证。

5.4.9 安全性

按GJB
900的规定选取验证方法、制定安全性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5.4.10 环境适应性

按GJB 4239、GJB 150.3、GJB150.4、GJB 150.9、GJB 150.16 和 GJB 150.18
的规定制定环境适应性

验证试验大纲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验证。

5.4.11 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按 GJB151 的规定进行。

6 交货准备

6.1 标志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标志应符合合同或任务书的规定,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相关规定,

标志应醒目、清晰、牢固。标志的内容包括:产品代号、名称、编号。

GB/T 32526—2016

6.2 包装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包装要求如下:

a)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外包装应符合GB/T 191 的相关规定;

b) 包装箱内应有防潮、防振、防腐蚀等措施。

6.3 装箱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装箱要求如下:

a)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应装入包装箱内贮存,装箱单应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编号、附件清单、有关
文件(合格证、证明书、装箱清单等);

b) 包装箱外应有防潮、防振、防倒置等明显的标志。

6.4 运输和贮存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运输和贮存要求如下:

a)
装有方位垂直传递装置的包装箱,在有关规定的运输条件下应不受损伤,避免雨淋、跌落、长期
暴晒和冲击、振动;

b)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应装入包装箱内贮存,贮存场所应无腐蚀性气体,无强辐射,无明显机械
振动。

GB/T 32526—2016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性能检验方法

A.1 失准角测量范围

测试布局见图 A.1, 失准角测量范围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安装并固定在专用支架上,并调平;

b)
将直角棱镜装置固定在多齿分度台上,使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自准直光轴穿过直角棱镜中
心,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自准直工作距离的要求;

c) 调节直角棱镜装置,令上位机输出的失准角测量值为零;

d)
转动多齿分度台,直至失准角测量值没有输出,记录失准角测量值输出消失前两极限位置的
示值即为失准角测量范围。

style="width:5.57322in;height:5.53344in" />

说明:

1——直角棱镜装置;

2——多齿分度台;

3——上位机;

4——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

A.1 失准角测量精度测试布局

A.2 失准角测量误差

A.2.1 测试步骤

测试布局方法见图 A.1。
在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自准直视场范围内,转动多齿分度台,同时记录
上位机输出的失准角测量值,以多齿分度台的转角值作为真值,采样数不少于10个,计算失准角测量

误差。

GB/T 32526—2016

A.2.2 数据处理

按式(A.1) 计算失准角测量误差:

△S= \|S,—T; \|mx … ………… … … …(A. 1)

式中:

△S—— 失准角测量误差;

S:— 失准角测量值;

T; 多齿分度台转角值。

A.3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信号激光功率

用激光功率计测试,将激光功率计探头置于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出光口处,并保证信号光能够完

全被探头接收。测试时,人眼禁止直视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出光口。

A.4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A.4.1 对中状态

A.4.1.1 测试步骤

测试布局见图 A.2,对中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测试步骤如下:

a)
首先通过高精度自准直陀螺经纬仪标定θ角,分别测出固定于基准柱上的上基准棱镜法平面
相对于大地真北的夹角值,以及固定于基准柱上的下基准棱镜法平面相对于大地真北的夹角
值,取两夹角值的差值即为0角;

b)
架设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并调平,使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对上基准棱镜自准,两者之间的距离
应满足自准直工作距离的要求,且失准角测量值不应超出自准直视场范围;

c)
架设两维平移台于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出光口正下方,将多齿分度台固连于两维平移台上并
调平,再将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固连于多齿分度台上;

d)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出光口垂直向下正对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入光口,使方位测量与发送单
元的指示棱镜法线方向与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检测棱镜法线方向一致,且两者之间的距离
应大于方位垂直传递距离的要求;

e)
由上位机控制开启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粗瞄激光器,指示出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出光口位
置,再调整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位置,使激光光斑位于其入光口的中心处,关闭粗瞄激光器;

f) 架设自准直经纬仪,自准测量下基准棱镜的方位角值
αz,转动自准直经纬仪照准部,再自准测
量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检测棱镜的方位角值 αx ;

g) 开启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5 min
后,再对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通电,开始跟踪流程,记录上位
机输出的方位垂直传递测量值L;, 进行方位垂直传递跟踪测试;

h)
一次跟踪流程完成后,需对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重新通电,进行下一次跟踪流程,测量次数不
少于6次,计算对中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GB/T 32526—2016

style="width:6.05324in;height:7.76006in" />

说明:

1— 上基准棱镜;

2 — —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

3 — — 基准柱;

4 — — 下基准棱镜;

5 — —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

6 — — 上位机;

7 — — 自准直经纬仪。

图 A.2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测试布局

A.4. 1.2 数据处理

对中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a) 按 式(A.2) 计算方位垂直传递测量误差:

△L,=L;-(αz+θ-αx)

b) 按 式(A.3) 计算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₁= △Lmx— △Lmin

式中:

△L,—

方位垂直传递测量误差;

方位垂直传递测量值;

αz —

基准柱上的下基准棱镜的方位角值;

基准柱上的上基准棱镜和下基准棱镜的夹角值;

ax —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检测棱镜的方位角值;

… …………………… (A.2)

… …………………… (A.3)

GB/T 32526—2016

△. — — 方位垂直传递误差;

△Lmx—— 方位垂直传递测量误差的最大值;

△Lmi—— 方位垂直传递测量误差的最小值。

A.4.2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倾斜后的状态

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倾斜后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在对中状态的基础上,调节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倾斜量,使其位于倾斜范围内极限位置处;

b)
由上位机控制开启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的粗瞄激光器,调整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的位置,使
激光光斑位于其入光口的中心处,关闭粗瞄激光器;

c) 在正负两个倾斜方向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按 A.4.1.1
和 A.4.1.2执行。

A.4.3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横向偏离对中位置后的状态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横向偏离对中位置后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在对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两维平移台平移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使其位于横向偏离范围内极
限位置处;

b) 在四个平移方向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按 A.4.1.1 和
A.4.1.2执行。

A.4.4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转动后的状态

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转动后状态的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在对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多齿分度台转动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使其位于跟踪范围内极限位
置处;

b) 在正负两个旋转方向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按 A.4.1.1
和 A.4.1.2 执行。

A.5 方位垂直传递距离

按图 A.2
架设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在其出光口正下方架设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当两者满足对

中状态方位垂直传递误差的要求时,用激光测距仪测试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方位垂直传递距离。

A.6 跟踪时间

运行跟踪流程,以上位机发出跟踪指令为起始时刻,方位接收与变换单元对方位测量与发送单元进

行基准跟踪完成解算为截止时刻,用计时器记录对应的时间间隔即为跟踪时间。

A.7 绝缘电阻

用绝缘电阻表测试。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2526-2016 方位垂直传递装置通用规范.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EGAG 019—2023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项目验收规范.pdf